本文以讹答剌遗址(在今哈萨克斯坦)为个案进行研究,拟运用考古学证据考察蒙古中亚大征服的直接作用与长期影响。从文献材料来看,对蒙古中亚大征服的历史记载,尤其是志费尼与剌失德丁所载,记录了一场残酷的进攻:城市中心被摧毁,不幸的当地人民受到了大规模的屠杀与奴役(参见Juvaini/trans. J. Boyle 1958; Rashid al-Din/trans. W. M. Thackston 1999; Juzjani/trans. H. Raverty 1897)。然而在过去几十年中,学界结合后续的历史叙述与物质文化研究对这批史料进行了重估,开始强调蒙古扩张对于贸易开展与文化交流的作用(参见Allsen 2001; Biran, Amitai 2015; Biran 2015)。一些学者也开始重新审视并淡化蒙古所造成的杀戮与破坏的严重程度(参见Lane 2012; Melville 2009),强调在大不里士存在一个进步的、国际化的蒙古宫廷(参见Lane 2003)。然而,来源可靠的考古证据很少被用来深入探讨这一争论,尽管它们可以提供补充证据,而且能 够在一定区域内,对一些超出现存历史文献记载范围的问题做出回应。考古学提供着越来越多的可供理解蒙古大征服的资料。目前主要以俄文出版(2017年已由Waugh进行了英文译介),这批俄文资料通常将单个遗址置于更广泛的背景与更宏观的概况下考虑(如Rante, Afround 2015),有时则特意关注商业及相关事务,比如在匈牙利出土的一些可能与蒙古屠杀有关的农业遗存(参见Laszlovszky, Pow, Pusztai 2016; Laszlovszky 2012)。本文旨在概述2017年夏季在哈萨克斯坦南部的讹答剌遗址进行的小型田野工作,兼及说明如何运用考古发掘对历史研究进行补充,长期目标是提供来自不同遗址的数据、为13到14世纪的欧亚变迁提供考古学认识。显然,这一点资料远不足为这场大型争论做出什么贡献,但本文依旧希望从讹答剌这一个案出发,提出一种运用考古学视野及考古证据来评估蒙古大征服的影响的方法。本文将从哈萨克斯坦南部的讹答剌城遗址出发,为蒙古西征今中亚地区做出考古学上的解释。
哈萨克斯坦的讹答剌城:从考古学看蒙古中亚 大征服的影响